未来的智能手机怎么发展,或许不是我等平头百姓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半个业内人士,还是得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这里就拿出来分享一下。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利用高速的互联网,将绝大部分运算、存储、服务放在强大的服务器上,而客户端 只需要一个浏览器或者给一个小应用程序即可,这对手机这种轻量级设备而言尤其适合,尽管现在SmartPhone的CPU越来越强大,存储空间也上升到了 以GB为单位,但是作为手持设备最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电池续航问题,CPU越来越快意味着耗电量的增加,续航时间自然越短,所以在“太阳能电 池”普及或者“核能电池”发明之前,手持设备的处理能力还会受到电池的限制,这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可以只是一个界面或者一个网 页,它只负责将用户的结果提交到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计算返回结果,只要网络足够快,这个响应几乎是瞬时的。在云计算的世界里,Google是绝对的先 锋,“Google 地图导航”、“Google拍照搜索”、“Google语音搜索”、“Google星空”等手机应用,无一不令世人震惊,这些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庞大 的运算量和海量数据库,如果放手机上离线运行,速度性能可想而知。
不光是计算能力的需求,在不同移动设备间的数据同步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 云存储是则最好的解决方案,但这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高速的移动网络带宽,随着3G/4G以及城际WiFi的推广,这将不再是问题。
二、软件商店
如上篇所述,丰富的软件是一款智能系统成功的关键,而软件商店则能够更好的将开发者、运营商、以及用户良好的衔接在一起,事实证明,如果运营的 好,它可以维持了整个手机软件产业的生态平衡。就拿软件商店的始祖苹果为例,三七开的分成不仅让开发者有不错的收入,并且能够提高开发积极性,同时商店的 运行也得到了保证;有了庞大的开发者,软件数量和质量自然不在话下,有了数量众多高质量的应用,就不愁用户,而庞大的用户群会继续增加开发者的信心和动 力。
自从苹果推出了AppStore,这种模式便火得一发不可收拾,Google,Nokia,Microsoft, RIM,Intel, 包括国内的中移动等众多知名企业甚至是联发科都推出了应用程序商店,Google 甚至在PC端(包括即将出来的ChromeOS上网本)推出了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商店,所有这些,足以见得AppStore商业模式的成功。
不得不说的是,光有模式还远远不够,成功的AppStore还和智能手机的开放程度、开发难易程度以及推动者的号召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见得所有的 AppStore都能成功。
三、统一平台
统一平台有两层含义,一是软件平台的统一,二是硬件平台的统一。平台的统一会让应用程序更具适用性,让程序员开发更加方便,所谓的一处编码多处运行。
关于软件平台,说说Nokia,Nokia 的 Symbian平台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平台过于分化,既有Symbian S40/S60, S60又分V3/V5.. 再来一个Symbian^4不光用户搞不明白,即使是开发者也嫌复杂,为此Nokia大力在Symbian上推广QT平台,目地就是统一平台,让软件更具 通用性,同样还是Nokia,和Intel合作推出MeeGo也还是为了打造一个统一的手机平台(当然运行在Atom上和ARM上的Native应用肯定 还是有车别的).
另外,借助虚拟机技术,软件平台可以做到更大范围的统一。虽然Sun公司的J2ME没能真正完成统治整个移动终端软件平台的霸业,但已经是相当不错 了,J2ME给了手机制平台上提供了广泛的参考。而现在的 Google,则更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基于开源的J2SE虚拟机打造了全新的Android平台,让整个产业又增加了一份活力。试想一下,如果那天,从 Android Market下载的应用能在基于ARM的手机上跑,拷贝到基于Atom的上网本上照样能跑,发送到汽车的导航设备上同样能跑,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事情,不 得不佩服Google的远见卓识。
相比使用虚拟机技术,苹果则更能统一,直接统一硬件。新一代的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都使用了同一中处理器——苹果A4处理器,不用虚拟机,在获得比中间代码更高的性能外,一个兼容所有平台的统一的 AppStore更添加了苹果的无穷魅力, 或许哪天Mac系统也会采用更强大的A4..,和iPhone一样的使用iOS,到那时,所有的苹果产品都是一个系统,一种处理器,一个模样。
来自 http://dan.febird.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